《温病学》(2025年秋季学期~2023级中医学专业)

主讲人
丁鑫 |内蒙古医科大学
学期
第11期(已结束 · 2025-02-10 至 2025-07-31)
  • 第1 期(已结束 · 2020-02-13 至 2020-07-24)
  • 第2 期(已结束 · 2020-09-05 至 2020-12-31)
  • 第3 期(已结束 · 2021-01-05 至 2021-07-01)
  • 第4 期(已结束 · 2021-08-18 至 2022-01-20)
  • 第5 期(已结束 · 2022-01-21 至 2022-07-31)
  • 第6 期(已结束 · 2022-08-22 至 2023-01-31)
  • 第7 期(已结束 · 2023-02-01 至 2023-07-30)
  • 第8 期(已结束 · 2023-08-21 至 2024-01-28)
  • 第9 期(已结束 · 2024-02-15 至 2024-08-01)
  • 第10 期(已结束 · 2024-08-21 至 2025-01-31)
  • 第11 期(已结束 · 2025-02-10 至 2025-07-31)
  • 第12 期(进行中 · 2025-08-21 至 2026-01-31)
学时
56

课程介绍

查看更多
​温病学既是一门对中医基础理论深化而带有基础课功能的课程,又是一门能直接指导临床诊疗温病的具有临床课性质的课程。因此,温病学是中医高等院校中医专业的必修课。 本课程根据中医专业本科选用教材结合教学计划、大纲的要求,教学内容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为温病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介绍温病学和温病的概念、病因与发病、温病辨证、常用诊法、防治方法。中篇为常见温病证治,主要介绍各种温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和鉴别诊断、辨证论治、对证处理、预防与调摄。下篇为温病名著选读,作为学生课后了解具有代表性的温病医家的学术思想,加深对温病辨证论治的理解。 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在全面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重点掌握温病的性质和特点;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的联系;温病的特色诊察方法和主要治法的作用及适应证;温病较有代表性的病种,如风温、春温、暑温、湿温、伏暑、秋燥等病的病因病机特点、发展变化规律、诊治原则、主要证候的辨证论治。对所选的清代温病学著作——《温热论》、《湿热病篇》、《温病条辨》等,要求在全面阅读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其中的主要论点和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条文。 温病学是历代医家防治温病的经验积累和理论总结,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长期以来一直指导着临床实践,运用温病学的理论和经验,治疗多种包括急性传染病在内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及其他一些发热性疾病,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特别是近年来,在新冠肺炎(COVID-19)、新发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人猪链球菌病、人禽流感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引起了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并获得好评。今后,必将更紧密地结合各种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防治的重大需求,拓展传统温病学的研究空间,进一步推动温病学理论和温病防治水平的提高。
主讲教师:丁鑫

AI助教热门问题

查看更多
累计选修人次
在校学习者来源学校
累计互动次数
累计页面浏览量
0
AI应用数
0
AI智能体会话数
596
知识点数
0
知识切片数
0
AI指令数
  • 智慧内容概览
  • 课程简介
  • 课程统计
  • 师资团队
  • 课程章节
  • 师生互答
  • 课程评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隐私条款 劳职在线

北京学银在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Copyright◎ 2019 Powered by 超星集团

京ICP备18020094号-1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493号 | 三级等保备案编号:11010843749-2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