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基础与应用B

主讲人
刘丽 |山东女子学院
学期
第1期(已结束 · 2024-09-20 至 2025-01-17)
  • 第1 期(已结束 · 2024-09-20 至 2025-01-17)
  • 第2 期(已结束 · 2025-02-26 至 2025-08-26)
  • 第3 期(进行中 · 2025-09-08 至 2026-01-17)
学时
0

课程介绍

查看更多
作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人工智能基础与应用》课程,立足“AI+新文科”地方高校人工智能通识教育需求,是面向全校开设的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旨在提升学生AI赋能学科交叉融合的编程思维、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课程主要介绍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基本原理、应用领域、前沿发展、人工智能伦理和风险以及初步的人工智能编程、设计、创新应用,为学生提供基本的人工智能技术和有关问题的入门性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人工智能理论与应用奠定基础。 根据人工智能背景下,新文科对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需求,课程构建了包括“人工智能认知、创新实践应用、学科交叉融合、价值伦理评价”的能力培养目标。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依托智慧平台建设线上课程,分为7个章节,39节微课程,共300分钟。课程内容融合学科交叉、创新实践、价值塑造,涉及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基础编程、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语言识别、数据工程、人工智能伦理,旨在拓展学生人工智能认知。线下课程以创新应用实践为主,对接技术更迭、行业应用、成果产出,构建“大模型应用、python案例实践、AI模型应用、数据分析创新应用”实践链,灵活设置大模型工具、基本编程语言、模型使用、数据分析等“新文科”相关领域应用为主要实践内容,督促学生有效利用课程资源自主实践,激发学生行业领域应用自主创新,培养学生兴趣驱动自主学习。 课程采用“双线异步”课程实施体系、“多元一体”评价体系,有效推动学生应用实践、自主创新的能力达成和终身学习、自我驱动的意识形成。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效融合,提升学习效率。线上学习借助智能化学习平台,精准数字画像、个性化推荐学习路径,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泛在化学习。线下结合学科专业特点进行“异曲同工”的实践项目创新应用,有效实现学科交叉融合,提升学生观察思考能力。“多元一体”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成果性考核,同时考虑到个体和团体的合作,有效的锻炼学生个人和团队协作能力,激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创新,养成终身学习和自我驱动的学习意识。
主讲教师:刘丽

AI助教热门问题

查看更多
累计选修人次
在校学习者来源学校
累计互动次数
累计页面浏览量
0
AI应用数
0
AI智能体会话数
162
知识点数
0
知识切片数
0
AI指令数
  • 智慧内容概览
  • 课程简介
  • 课程统计
  • 师资团队
  • 课程章节
  • 师生互答
  • 课程评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隐私条款 劳职在线

北京学银在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Copyright◎ 2019 Powered by 超星集团

京ICP备18020094号-1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493号 | 三级等保备案编号:11010843749-2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