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

郭树强 副教授 |东北电力大学
教学目标: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新生入学后学习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办公自动化应用软件的操作和使用,开阔视野,打好基础,培养计算思维,为后续课程学习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 教学内容: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基本要求:了解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掌握计算机系统组成、掌握微型计算机系统组成、 掌握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了解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和存储方法。 教学重点:计算机的产生、计算机系统、微型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的信息表示 教学难点: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的信息表示 第二章 Windows 7操作系统  基本要求:了解Windows 7中文操作系统的安装过程、熟练掌握Windows 7中文操作系 统的基本操作熟练掌握文件及文件夹的操作、熟练掌握控制面板的使用、 掌握Windows 7中文操作系统常用附件程序的使用。 教学重点: 概述、Windows 7的基本操作、文件和文件夹管理、磁盘管理、控制面板、 Windows实用程序简介、基本附件、桌面小工具、汉字输入 教学难点:文件和文件夹管理、控制面板。 第三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 基本要求:掌握Word 2010文档的输入、编辑和排版、Word 2010中表格的使用、 Word 2010中图形的处理。 教学重点:Word 2010文档的基本操作、Word 2010文档的输入与编辑、Word 2010文档 的排版、表格处理、图形处理 教学难点:Word 2010文档的排版、表格处理。 第四章 电子表格软件Excel 2010 基本要求:掌握Excel 2010的窗口、工作簿、工作表和单元格、掌握Excel 2010的格式设置、 掌握Excel 2010的公式与函数、掌握Excel 2010的图表的操作、掌握Excel2010 的数据管理。 教学重点:Excel 2010的基本操作、Excel 2010的数据输入、Excel 2010的格式设置、 Excel 2010的公式与函数、Excel 2010的数据管理、Excel 2010的图表操作 教学难点: Excel 2010的格式设置、Excel 2010的公式与函数、Excel 2010的数据管理、 Excel 2010的图表操作。 第五章 中文演示文稿PowerPoint 2010 基本要求:了解PowerPoint 2010的基本概念、掌握PowerPoint 2010的基本操作 掌握 演示文稿的制作方法、掌握演示文稿的放映。 教学重点:PowerPoint 2010的基本操作、演示文稿的操作、制作幻灯片、格式设置、 演示文稿的放映、幻灯片的输出 教学难点:制作幻灯片、格式设置。 第六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基本要求: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了解数据通信的基本知识、了解局域网的基本知识、 掌握Internet的基本概念、掌握IE浏览器的使用方法、掌握电子邮件的使用。 教学重点: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局域网、Internet基础、IE的使用方法、电子邮件 教学难点:局域网、Internet基础。 授课时间:每学年第一学期3-12周 课程各章节学时分配: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2学时) 第2章 Windows 7操作系统 (2学时) 第3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6学时) 综合训练1 毕业论文录入排版(2学时) 第4章 电子表格软件Excel 2010(6学时) 综合训练2 Excel综合练习:实用表格管理(2学时) 第5章 中文演示文稿PowerPoint 2010(4学时) 综合训练3 PowerPoint综合训练(2学时) 第6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2学时) 复习 总复习及考试软件练习(2学时) 合计 (30学时) 教学方法: 启发式、交互式教学法:在一段知识讲解之前或之后,提出一些思考题,课堂讨论,调动学生主观 能动性,引导学生去积极思考,寻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任务驱动法: 在教学内容设置上,从实际出发,适当安排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任务,要求学生独立完 成,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寻找获得“新知”,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去实践达到由不 知到知的过程,使学生感受到收获的快乐。 案例教学法: 从实际问题出发,精心制作典型案例,构建课程的宏观设计,讲解案例的制作过程和 所涉及到的概念和方法,最后进行理论上的归纳总结。通过制作各种类型的案例,逐 步学习相关的知识,解决了课时少信息量大的矛盾。
扫描二维码,开始学习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