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产品加工(1期)
黄燕 课程负责人 |毕节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简介
《畜产品加工》课程是毕节职业技术学院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专业的专业课程,是畜牧兽医专业的专业拓展课程。
《畜产品加工》课程主要学习内容为:肉类、乳类、蛋类的加工原理及技术。课程团队在教学中不断优化重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及方法和手段,建设完善课程资源。通过对贵州省及毕节市畜产品加工产业链的调研,邀请畜产品加工行业企业专家与课程团队成员组成教学指导委员会,参照企业肉制品加工工、乳制品加工工、蛋制品加工工、食品检验中(高)级工资格认证标准,结合毕节市畜产品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岗位能力需求,以培养畜产品加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重新设计课程教学内容、重新制定课程标准,实现培养学生应具备的畜产食品加工岗位必备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
课程按照畜产品的生产过程,以“畜产品加工关键技术”为核心重组课程内容,将知识结构模块化,知识点、技能点任务化,形成肉品加工、乳品加工、蛋品加工共3个教学模块、9个项目、58项工作任务,包括:腌腊制品、肉干制品、酱卤制品、灌肠制品、熏烤制品等肉品加工;消毒乳制品、乳粉制品、酸乳制品等乳品加工以及各类蛋制品加工等实用技术技能。通过课程建设,完善了“畜产品加工实训室”和“食品检测实训室”的功能。“畜产品加工实训室”能根据实训任务目标,完成肉制品(11项)、乳制品(2项)、蛋制品(6项)的技能实训任务;“食品检测实训室”能完成部分肉制品、乳制品、蛋制品质量控制及检验指标的检测实训。校企合作参加课程建设企业有:“贵阳三联乳业有限公司”、“贵阳吉品风味食品有限公司”、“赫章县富怀食品厂”、“贵州双威食品开发有限公司”等,主要与学校合作开展本课程的综合实训。
课程利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学习者可以自由掌握所学内容、安排学习时间、充分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理论学习采用线上互动式独立学习与线下研讨式集体辅导相结合;实践学习内容学生在实训室完成专项实训操作或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综合技能训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课程特色:紧扣畜产品加工行业企业生产特点,围绕生产过程中关键岗位必备的技能,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校内实训模拟企业生产实际场景,外校企业现场生产实习,教、学、做结合,理实一体化教学,结合课程的在线开放教学,体现本课程的真实性、职业性和开放性。
课程创新点: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宗旨,结合区域畜产品加工进行生产性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采用网络教学、翻转课堂及混合式教学模式;创新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考核评价方式多样化、过程化、全面化。
课程定位(课程性质与作用)
《畜产品加工》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专业的专业课程,是畜牧兽医专业的专业拓展课程。农产品加工与检测专业主要面向农产品加工与检测等行业企业,培养从事农产品加工与检测等工作的综合实用型技术人才,肉、乳、蛋等产品的加工也是该专业学生应必备的技能。畜牧兽医专业除了培养从事动物生产、疫病防治、畜牧兽医技术等岗位的生产、服务、管理等人员,畜产品的加工也是该专业学生必备的技能。按照畜产品加工企业岗位对工作人员的技能实际要求,采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等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肉制品、乳制品、蛋制品加工的原料检验、产品加工、设备操作、质量控制、新产品开发等技术技能,让学生获得畜产品加工的知识和技能,本课程对职业能力、创新能力、综合职业素养有明显促进作用,学生毕业后能胜任肉制品、乳制品、蛋制品加工企业的相关岗位工作及创新、创业工作。
《畜产品加工》课程宣传片文稿
毕节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平均气温13.20℃,年降雨量1100mm左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物产丰富,宜于牧草生长、畜禽生息繁衍。丰富的优良地方畜禽种质资源,优良的自然环境条件,适合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的生产。近年来,畜牧产业发展被列为毕节市六大板块经济之一 ,也是毕节试验区脱贫攻坚主要产业发展模式之一。畜产品加工技术含量低、技术人才短缺是畜牧产业发展的短板和瓶颈,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滞后是畜牧产业发展效益较低的主要原因。
毕节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办学已有五十余年历史。《畜产品加工》是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专业、畜牧兽医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由于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不好、教学质量不高,已不能适应现代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地方特色美食、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产业链的延伸和发展受到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成为政府部门、各行各业广泛讨论的热门话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模式和方法创新已成为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课程建设已被职业教育改革推向前沿阵地。
《畜产品加工》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是毕节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申报的贵州省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项目之一。
《畜产品加工》课程在充分依托项目建设背景的情况下,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充分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按照教育部五个对接标准,坚持校企合作、理实一体教学理念,实现网上在线学习,让学习者时时可以、处处可以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果。本门课程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教学资源,发挥校企合作教师专家智库作用,通过对畜产品加工岗位的分析,按照畜产品的生产过程,以“畜产品加工关键技术”为核心重组课程内容,构建58个项目工作任务、配套练习题、仿真操作模块、考试操作模块等,内容丰富,涉及和覆盖课程的全部内容,达到贵州省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项目--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要求,课程建设团队本着试验、改革、尝试的原则,实事求是,认真听取同行专业的意见和建议,在建设中改善,在改善中提升,增强课程开放性、示范性和影响力,为学院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作出积极的贡献。